校外培训班教室内外(图源:新华社)
家长和娃们苦校外培训久矣。
在前不久召开的2021年国内教育工作会议上,部长陈宝生讲到“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”的问题。他说,“这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难题”“这件事非办不可,必须主动作为”。
言辞恳切,不乏激越,一下子抓住了家长的眼球。
之前有篇文章,说家长朋友圈晒娃“止于四年级”,在这之前,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肯定是天纵英才、神童再世,再不济也得是藤校清北;之后孩子越大,家长越没心思晒,期待值也逐渐降低,最终“有个学上就行了”。
为啥?因为教育的阶梯越往上越难。负担越来越重,登顶压力山大,哪还有心思欣赏或分享沿途风景?
越来越重的“担子”里,校外补习班肯定占了一大部分。
不瞒诸位,岛叔的儿子以及儿子的同学,几乎都在上校外培训班。主课语数英一个不落,其他的也一堆,有的孩子一周七八个班是常态,“鸡娃”嘛。每天一放学,就得把孩子从学校接到培训班。做完学校的作业,再做补习班的作业,不累才怪!
家长也轻松不到哪儿去。工作要紧赶慢赶,一天接送孩子两次。有的补习班还要求家长一起听,好回家辅导孩子。自己当年都没学明白的努力学习,谁成想中年后还得掰扯“鸡兔同笼”?
因此,陈部长报告中的那句话——“目标是减轻学生和家庭负担,把学生从校外学科类补习中解放出来,把家长从送学陪学中解放出来”,的确戳中了父母们的痛点。谁不求解放?可这事儿显然不容易。
需要注意,整顿主要针对的是“学科类补习”,即“应试”“和当前不一样教学”“努力学习就会有回报”的代名词。这类补习之所以大行其道成为校外培训的主餐,皆因其立竿见影。
有媒体报道,最近很火的滑雪新星谷爱凌出生在美国,利用暑假在北京海淀努力学习班刷完题,回美国就成了学霸。“到中国上十天课,能顶在美国一年。”武侠小说里开外挂的练功桥段,却成了中国教育的现实。那些个校外学科类培训班,家长都是挤破头报名。
面对汹涌的补习热潮,很少有家长能淡定。人家孩子补习了你娃不补,这不是眼瞅着要掉队?于是家长们主动或被动地扑进去,结果呢?抬高了潮水,淹没了更多新晋家长。岛叔不知道每年国内的补习费用能给GDP做多少贡献,但能看到至少催生了路上的一堆“刷题”“”广告,不断刺激着你的焦虑。
客观说,造成这种拧巴状态的根子存在几十年了。只要唯分数的教育选拔机制依然存在,只要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仍不合理,这种焦虑就有现实基础。毕竟,小学没有努力学习就会有回报就上不了好初中,也就意味着上不了好高中、好大学,这是很简单的逻辑。家长都希望“一代比一代强”,通过孩子完成家庭社会地位的向上,而教育是家长们最不含糊、最舍得投资的渠道。
在如此庞大的“教育刚需”背景下,校内供给不足,校外培训机构就挤进来填充。有人跟岛叔吐槽说,校外培训的火爆是对前些年“校内减负”的反弹,是需求催生的市场,是结果而不是原因。说白了,学校教得少、教得不够的,校外培训机构会弥补空缺;添了什么要考的、学校又不怎么教的,校外培训机构当然更会轻车熟路占据身位。
“把因果链搞清楚,把责任链理清楚,把新的路径划清楚”——陈部长这几句话说得很到位。到底是什么催生了火爆的校外培训市场?到底是什么让家长和学生都身在此中、叫苦连天,却不得不“内卷”地摆脱不了?
整顿校外培训机构,千万不能倒果为因、避因谈果。否则,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,抓了老鼠忘了屋子里还有头大象。校外补习是系统性问题的产物,得用系统性观念解决。扬汤止沸式的整顿,只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,东方不亮西方亮,换个马甲继续上。
如果上述举措是破,那么陈部长下面这句话就是立:“要坚持眼睛向内抓治理,校内教育教学安排、管理服务要调整、要跟上,切实解决好学校内、课堂内教不到位的问题”。
校内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主战场、主阵地。以前“减负”是减校内,结果负没减下来,转到校外,也转给家长了。压缩校外培训空间,势必要加强校内教育。校内教育是正餐,校外培训机构是佐餐,切不可本末倒置。
当然了,大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,肯定会动一些人的奶酪。但为了中国教育更好的未来,动奶酪的事,还得早下决心、早点动手为好。
文/田获三狐
编辑/绫波、点苍
来源:侠客岛
来源: 海外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