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樱花谈教育 (原创,欢迎个人转载分享)
双减政策之下,很多校外培训机构都被迫转型。即便是业内巨头新东方,也选择了改行开办家长培训班,在多地建成了所谓的“优质家长馆”。
众多网友除了“吃瓜”之外,也不禁对他们这种:“宁可把目光放到已经脱离学习环境多年的父母身上,也不愿意升级产业给高中生补习”的行为感到迷惑。
不过,他们之所以会放弃向高中生这个市场转型,背后其实另有原因,一位在教培机构摸爬多年的老师说出了背后的真相。
“宁可教父母,也不升级教高中”,老师道出辅导班转型背后真相
毫无疑问,从面向中小学生到面向父母,二者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,不仅教材会发生变化,甚至就连基础设施都要进行改造。
而他们之所以会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也要“面向父母”,背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
首先就是因为初中课程和高中课程差异过大导致的。
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,单纯地把初中和高中归为一类,认为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实际上只不过是初中知识点的升级。
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全面的,相较之下,初中的知识只能算得上是基础,题型变化也很少,而高中不仅知识深入了很多,并且由于多年的高考竞争所致,难度也非常大,补习班如果要往这个方向转型,没有大量的前期资金投入很难看出。
此外,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很重要的原因。
就如之前所说,高中和初中的课程知识相差很大,需要更多的前期资金投入,这个投入不仅是指培训机构研究专门针对高中生的教育方式,还有聘请高中教师需要的花费。
一般来说,教师的工资是随着教授等级的提升而提升的,幼师和大学教授之间的收入差距更是不可同日而语。
因此,培训机构如果要进行产业升级,就免不了进行教师“大换血”,这说起来简单,实际上却和再开一个新的机构没什么区别。
除了以上两点之外,高中生本身课业压力比较严重也是原因之一,很多高中生在校都有上不完的课和做不完的作业,根本就没有空闲的时间外出参加各种校外补习班。
正是因为种种原因的交互影响,才让市面上的大多数校外培训机构选择了放弃高中生这个“油水”丰厚的市场,反而义无反顾地冲向了家长市场这块儿“新大陆”。
校外教培机构转型,未来一段时间,学生家长或将成为最大的“受害者”
众所周知,资本本身是逐利的,既然其现如今正式把目光转向了家长群体,那就一定会想尽办法在其中赚足回报。
以前,为了吸引中小学生报名补习班,众多校外补习机构可谓是用处了浑身解数制造“教育焦虑”,最后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,甚至于都演变成了一种“风尚”。
现在,双减政策下发,以前积攒下来的基业几乎都被消灭了个干净,难保他们不会“故伎重施”,又利用新的方式在家长群体之中制造焦虑,以达到自己赚钱的目的。
而其一旦目的达成,学生家长就会沦落到和当下中小学生一样的下场,甚至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毕竟家长和学生不同,平时还要赚钱养家,如果在上班之后还要再到培训机构“提升自己”,生活负担无疑会再次加重。
所以说,教育机构转型之后,未来很长一段时间,学生家长可能才是最大的“受害者”。
说在最后
实际上,就像前文所说的一样,中小学生的知识层次并不是很高,因此很多教培机构才有赚钱的空间。
不过,这也意味着家长即便是不送孩子去补习,只依靠学校的知识,孩子也有很大的成长空间。
因此,对于学生要不要补习,家长还是要理智看待,不用盲目跟风,也不用觉得无习可补就前途暗淡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